為全面掌握新聞出版產業發展規模,科學分析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地區結構、企業結構等方面的情況,準確判斷產業發展態勢與結構特征,切實轉變新聞出版業發展方式,實現從新聞出版大國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的目標,新聞出版總署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新聞出版產業調查。根據產業調查和2009年統計年報獲得的基礎數據,采用經濟學和統計學分析方法,就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基本情況分析如下。
一、行業總體情況
?。ㄒ唬┛偭恳幠?/font>
2009年,新聞出版業全行業總產出[1]為10668.9億元;實現增加值[2]3099.7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9%;營業收入10341.2億元;利潤(結余)總額893.3億元。不包括數字出版的全行業資產總額為11848.5億元,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為6168.3億元,納稅總額為620.3億元。
表1 新聞出版業主要經濟指標
單位:億元
經 濟 指 標
|
金 額
|
行業總產出
|
10668.86
|
行業增加值
|
3099.74
|
資產總額
|
11848.45
|
凈資產(所有者權益)
|
6168.31
|
營業收入
|
10341.20
|
利潤(結余)總額
|
893.28
|
納稅總額
|
620.29
|
說明:資產總額、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納稅總額均未包括數字出版。
2009年,全國共出版圖書30.2萬種,其中新版圖書16.8萬種,重版、重印圖書13.3萬種,總印數70.4億冊(張),總印張565.5億印張,定價總金額848.0億元。圖書出版總產出477.7億元,實現增加值188.5億元,營業收入462.8億元,利潤(結余)總額74.8億元。
2009年,全國共出版期刊9851種,平均期印數1.7億冊,總印數31.5億冊,總印張166.2億印張,定價總金額202.4億元。期刊出版(包括相關廣告業務)總產出150.3億元,實現增加值70.2億元,營業收入146.0億元,利潤(結余)總額12.4億元。
2009年,全國共出版報紙1937種,平均期印數2.1億份,總印數439.1億份,總印張1969.4億印張,定價總金額351.7億元。報紙出版(包括相關廣告業務)總產出646.0億元,實現增加值280.4億元,營業收入627.6億元,利潤(結余)總額70.4億元。
表2 圖書、期刊、報紙出版總量規模
單位:種,億冊(張,份),億印張,億元
主 要 指 標
|
圖書出版
|
期刊出版
|
報紙出版
|
品 種
|
301719
|
9851
|
1937
|
總印數
|
70.37
|
31.53
|
439.11
|
總印張
|
565.50
|
166.24
|
1969.40
|
定價總金額
|
848.04
|
202.35
|
351.72
|
總產出
|
477.73
|
150.25
|
646.02
|
增加值
|
188.52
|
70.22
|
280.37
|
營業收入
|
462.76
|
145.90
|
627.55
|
利潤(結余)總額
|
74.77
|
12.37
|
70.44
|
說明:期刊出版和報紙出版均包括相關廣告業務。
2009年,全國共出版錄音制品12315種,出版數量2.4億盒(張),發行數量2.6億盒(張),發行總金額11.9億元;出版錄像制品13069種,出版數量1.6億盒(張),發行數量1.2億盒(張),發行總金額8.1億元。音像制品出版總產出20.0億元,實現增加值7.7億元,營業收入19.4億元,利潤(結余)總額2.3億元。
2009年,全國共出版電子出版物10708種、2.3億張。電子出版物出版總產出6.5億元,實現增加值2.0億元,營業收入6.3億元,利潤(結余)總額0.6億元。
表3 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總量規模
單位:種,億盒(張),億元
主 要 指 標
|
音像制品出版
|
電子出版物出版
|
品 種
|
25384
|
10708
|
出版數量
|
3.92
|
2.29
|
發行數量
|
3.84
|
——
|
發行總金額
|
19.99
|
——
|
總產出
|
19.97
|
6.47
|
增加值
|
7.65
|
2.02
|
營業收入
|
19.42
|
6.25
|
利潤(結余)總額
|
2.28
|
0.58
|
2009年,數字出版總產出799.4億元,實現增加值234.6億元,營業收入799.4億元,利潤(結余)總額63.9億元。
表4 數字出版總量規模
單位:億元
類 別
|
總產出
|
增加值
|
營業收入
|
利潤(結余)總額
|
手機出版
|
314.00
|
92.16
|
314.00
|
25.10
|
網絡游戲
|
256.20
|
75.19
|
256.20
|
20.48
|
數字期刊
|
6.00
|
1.76
|
6.00
|
0.48
|
電子書
|
14.00
|
4.11
|
14.00
|
1.12
|
數字報紙(網絡版)
|
3.10
|
0.91
|
3.10
|
0.25
|
網絡廣告
|
206.10
|
60.49
|
206.10
|
16.48
|
合 計
|
799.40
|
234.62
|
799.40
|
63.91
|
2009年,全國圖書、報紙、其他出版物黑白印刷產量2.7億令,彩色印刷產量13.0億對開色令,書刊裝訂產量3.6億令,印刷用紙3.0億令。印刷復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專項印刷、打字復印、復制和印刷物資供銷)總產出6689.5億元,實現增加值1864.9億元,營業收入6457.9億元,利潤(結余)總額464.0億元。
表5 印刷復制總量規模
單位:億元
類 別
|
總產出
|
增加值
|
營業收入
|
利潤(結余)總額
|
出版物印刷
|
1073.05
|
326.69
|
1030.19
|
71.05
|
包裝裝潢印刷
|
4592.14
|
1168.34
|
4447.16
|
286.71
|
其他印刷品印刷
|
715.94
|
253.54
|
685.32
|
61.68
|
專項排版、制版、裝訂
|
71.71
|
27.18
|
68.84
|
5.70
|
打字復印
|
87.16
|
63.74
|
78.89
|
35.32
|
復 制
|
63.26
|
19.37
|
62.20
|
1.68
|
印刷物資供銷
|
86.21
|
6.00
|
85.30
|
1.88
|
合 計
|
6689.48
|
1864.86
|
6457.90
|
464.02
|
2009年,全國共有出版物發行網點16.0萬處。其中國有書店和國有發行網點9953處,供銷社發行網點1636處,出版社自辦發行網點508處,文化、教育、廣電、郵政系統發行網點38215處,新華書店系統外批發網點5800處,集個體零售網點104269處。出版物發行總產出1815.6億元,實現增加值441.4億元,營業收入1758.5億元,利潤(結余)總額201.3億元。
2009年,全國出版物進出口經營單位累計出口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92.0萬種次、896.2萬冊(份、盒、張)、3498.8萬美元,累計進口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82.1萬種,2811.3萬冊(份、盒、張),31032.3萬美元,進出口總額34531.2萬美元,逆差27533.5萬美元。出版物進出口總產出53.6億元,實現增加值6.6億元,營業收入53.2億元,利潤(結余)總額2.8億元。
表6 出版物發行和出版物進出口總量規模
單位:億元
產業類別
|
總產出
|
增加值
|
營業收入
|
利潤(結余)總額
|
出版物發行
|
1815.58
|
441.43
|
1758.52
|
201.31
|
出版物進出口
|
53.61
|
6.62
|
53.23
|
2.84
|
表7 全國出版物進出口經營單位對外貿易情況
類 型
|
累計出口
|
累計進口
|
總 額
|
差 額
|
圖書、報紙、期刊
|
種次
|
900344
|
811265
|
1711609
|
89079
|
數量(萬冊、份)
|
885.16
|
2794.53
|
3679.69
|
-1909.37
|
金額(萬美元)
|
3437.72
|
24505.27
|
27942.99
|
-21067.60
|
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
|
種次(萬)
|
19771
|
9479
|
29250
|
10292
|
數量(萬盒、張)
|
10.01
|
16.74
|
26.75
|
-6.73
|
金額(萬美元)
|
61.11
|
6527.06
|
6588.17
|
-6465.95
|
合 計
|
種次(萬)
|
920115
|
820744
|
1740859
|
99371
|
金額(萬美元)
|
3498.83
|
31032.33
|
34531.16
|
-27533.50
|
說明:差額為累計出口減去累計進口之差。正號表示出口大于進口,存在貿易順差;負號表示出口小于進口,存在貿易逆差。
2009年,全國共引進出版物版權13793種(其中,圖書12914種,錄音制品262種,錄像制品124種,電子出版物86種,軟件249種,電視節目155種,其他3種),共輸出出版物版權4205種(其中,圖書3103種,錄音制品77種,電子出版物34種,電視節目988種,其他3種),版權貿易輸出品種與引進品種比例是1:3.3。
表8 對外版權貿易情況
單位:種
類 型
|
引 進
|
輸 出
|
總 額
|
差 額
|
圖 書
|
12914
|
3103
|
16017
|
-9811
|
錄音制品
|
262
|
77
|
339
|
-185
|
錄像制品
|
124
|
0
|
124
|
-124
|
電子出版物
|
86
|
34
|
120
|
-52
|
軟 件
|
249
|
0
|
249
|
-249
|
電視節目
|
155
|
988
|
1143
|
833
|
其 他
|
3
|
3
|
6
|
0
|
合 計
|
13793
|
4205
|
17998
|
-9588
|
說明:差額為累計出口減去累計進口之差。正號表示出口大于進口,存在貿易順差;負號表示出口小于進口,存在貿易逆差。
(二)單位數量與構成
2009年,全國有新聞出版單位35.7萬家(不包括數字出版單位),其中法人單位12.0萬家,約占單位總數的33.5%;非法人單位1.5萬家,約占4.2%;個體經營戶22.3萬家,約占62.4%。
表9 新聞出版業單位數量與類型構成
類 型
|
數 量(家)
|
比 重(%)
|
法人單位
|
119620
|
33.48
|
非法人單位
|
14848
|
4.16
|
個體經營戶
|
222815
|
62.36
|
合 計
|
357283
|
100.00
|
說明:不包括數字出版單位。
圖1 新聞出版業單位類型構成

(三)直接就業人員狀況
2009年,全國新聞出版業直接就業人數為449.7萬人(不包含數字出版單位就業人員),其中男性227.8萬人,女性221.9萬人,分別占全行業直接就業人數的50.7%、49.3%,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圖2 直接就業人員的性別構成

表10 直接就業人數的產業類別構成
產 業 類 別
|
人 數(萬 人)
|
比 重(%)
|
圖書出版
|
6.29
|
1.40
|
期刊出版
|
8.78
|
1.95
|
報紙出版
|
23.55
|
5.24
|
音像制品出版
|
0.60
|
0.13
|
電子出版物出版
|
0.15
|
0.03
|
印刷復制
|
337.63
|
75.07
|
出版物發行
|
70.97
|
15.78
|
出版物進出口
|
1.27
|
0.28
|
版權貿易與服務
|
0.01
|
0.00
|
行業服務與其他新聞出版業務
|
0.49
|
0.11
|
合 計
|
449.73
|
100.00
|
說明: 1.因缺乏相關的全面數據,產業類別未列數字出版。
2.版權貿易與服務包括版權貿易、版權代理與服務。
3.行業服務與其他新聞出版業務包括內容的策劃、制作和提供,行業服務和其他不屬于已列舉類別的新聞出版業務活動。
二、產品結構分析
(一)整體結構
品種數量:在35.0萬種圖書、期刊、報紙、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中,圖書的品種最多,占總量的86.3%,其后依次為錄像制品(3.7%)、錄音制品(3.5%)、電子出版物(3.1%)和期刊(2.8%),報紙最少,占總量的0.6%。
總印數(出版數量):在547.2億冊(份、盒、張)圖書、期刊、報紙、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中,報紙的總印數最多,占總量的80.2%,其次為圖書(12.9%)和期刊(5.8%),三者合計占到總量的98.9%;錄音制品、錄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的出版數量在總數中所占比重均不足0.5%,錄像制品最少,占0.3%。
總印張數:在2701.1億印張圖書、期刊和報紙中,同樣是報紙所占比重最大,為72.9%,其次為圖書,占總量的20.9%;期刊最小,占6.2%。
表11 各類出版物在全部出版物總量中所占比重
單位:%
出版物類型
|
品種
|
總印數(出版數量)
|
總印張
|
定價(出版)總金額
|
圖 書
|
86.30
|
12.86
|
20.94
|
59.59
|
期 刊
|
2.82
|
5.76
|
6.15
|
14.22
|
報 紙
|
0.55
|
80.24
|
72.91
|
24.71
|
錄音制品
|
3.52
|
0.43
|
——
|
0.76
|
錄像制品
|
3.74
|
0.28
|
——
|
0.72
|
電子出版物
|
3.06
|
0.42
|
——
|
——
|
合 計
|
1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說明: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采用出版數量和出版總金額,出版總金額數值的測算公式為出版數量×(發行金額/發行數量)。
(二)圖書結構
其中,書籍[3]的品種數量、總印數、總印張數和定價總金額最多,分別占總量的79.2%、53.8%、55.3%和66.9%;其次為課本[4],分別占總量的20.6%、46.0%、44.7%和33.0%;書籍和課本合計,分別占到總量的99.7%、99.8%、100.0%和99.8%。新版圖書與重版、重印圖書品種之比為1.3:1。
書籍:社科人文類書籍在品種數量、總印數、總印張數和定價總金額中所占比重分別為61.6%、48.9%、47.3%和54.7%,居首位;與科學技術類書籍的品種數量之比為3.6:1,總印數之比為10.5:1,總印張之比為6.5:1,定價總金額之比為5.1:1。
課本:大專及大專以上課本的品種最多,占圖書種數的12.3%;中學課本的總印數、總印張數和定價總金額最大,分別占圖書總印數、總印張數和定價總金額的21.3%、21.0%和12.7%;小學課本的總印數和總印張數名列第二,分別占圖書總印數和總印張數的18.7%和11.7%,定價總金額少于大專及大專以上課本(8.7%),占圖書定價總金額的7.9%,居第三位。
表12 圖書產品結構
單位:種,億冊(張),億印張,億元,%
類 型
|
品 種
|
總 印 數
|
總 印 張
|
定價總金額
|
數量
|
比重
|
數量
|
比重
|
數量
|
比重
|
數量
|
比重
|
書 籍
|
238868
|
79.17
|
37.88
|
53.84
|
312.46
|
55.25
|
567.27
|
66.89
|
社科人文
|
185923
|
61.62
|
34.40
|
48.89
|
267.53
|
47.31
|
463.61
|
54.67
|
科學技術
|
51059
|
16.92
|
3.29
|
4.67
|
41.25
|
7.29
|
91.61
|
10.80
|
綜 合
|
1886
|
0.63
|
0.19
|
0.27
|
2.28
|
0.40
|
7.33
|
0.86
|
課 本
|
62024
|
20.56
|
32.35
|
45.98
|
252.77
|
44.70
|
279.4
|
32.95
|
大專及大專以上
|
37151
|
12.31
|
2.71
|
3.85
|
48.17
|
8.52
|
73.52
|
8.67
|
中 學
|
5623
|
1.86
|
14.97
|
21.28
|
118.95
|
21.03
|
107.34
|
12.66
|
小 學
|
5184
|
1.72
|
13.12
|
18.65
|
66.41
|
11.74
|
67.15
|
7.92
|
其 他
|
14066
|
4.66
|
1.55
|
2.21
|
19.23
|
3.40
|
31.38
|
3.70
|
圖 片
|
827
|
0.27
|
0.13
|
0.18
|
0.28
|
0.05
|
1.37
|
0.16
|
合 計
|
301719
|
100.00
|
70.36
|
100.00
|
565.51
|
100.00
|
848.04
|
100.00
|
說明:1.書籍系指使用中國標準書號或統一書號,但不屬于課本和圖片的出版物。本表中,社科文藝類書籍系指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總論、政治法律、軍事、經濟、文化科學教育體育、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歷史地理11大類(A—K)的書籍,科學技術類書籍系指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自然科學總論、數理科學和化學、天文學和地理科學、生物科學、醫學衛生、農業科學、工業技術、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環境科學和勞動保護科學(安全科學)10大類(N—X)的書籍,綜合類書籍系指屬于中國圖書分類法最后一類(Z)的書籍。
2.課本系指使用中國標準書號或統一書號的以下各類出版物:(1)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央各部委、各地區審定、規劃的,列入教材征訂目錄,供高等學校、電視大學、函授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中等專業學校(包括中等師范學校)、技工學校使用的教材、教材習題解答集,以及對成人進行政治、業務、文化教育所使用的課本,包括廣播電臺、電視臺舉辦或與其他單位合辦的業余講座使用的課本及其他業余教育課本;(2)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每年春秋兩季頒發的《全國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和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審定、補充下達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所列的課本、教學掛圖和隨課本作教材用的習題解答集,以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教育行政機關統一規定為各級學校教員必須采用的“教學參考資料”及“教學大綱”(包括少數民族自治州出版社出版,由少數民族自治州教育行政機關規定的此類出版物);(3)專供掃盲使用的課本。本表中,其他課本系指中專技校課本、成人教育課本、掃盲課本和教學用書。
3.圖片系指單張或折頁的美術畫片,包括繪畫的印制品和攝影的印制品,年畫也歸入圖片。
(三)期刊結構
品種數量: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最多,占期刊種數的50.0%;其次為哲學、社會科學類期刊和文化、教育類期刊,分別占24.9%和12.2%;三者合計,占到期刊種數的87.2%;畫刊最少,占0.5%。
總印數和總印張數:哲學、社會科學類刊物最多,分別占期刊總印數的34.8%和總印張數的35.0%,其次為文化、教育類期刊和自然科學、技術類期刊,分別占期刊總印數的18.3%和14.7%、總印張數的19.2%和18.9%;三者合計,占期刊總印數的67.8%和總印張數的73.1%;畫刊最少,占期刊總印數的0.8%和總印張數的1.6%。
表13期刊產品結構
單位:種,億冊,億印張,%
類 型
|
品 種
|
總 印 數
|
總 印 張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綜 合
|
485
|
4.92
|
4.52
|
14.35
|
19.43
|
11.69
|
哲學、社會科學
|
2456
|
24.93
|
10.96
|
34.76
|
58.22
|
35.02
|
自然科學、技術
|
4926
|
50.01
|
4.62
|
14.66
|
31.39
|
18.88
|
文化、教育
|
1204
|
12.22
|
5.77
|
18.31
|
31.87
|
19.17
|
文學、藝術
|
631
|
6.41
|
2.99
|
9.47
|
15.70
|
9.45
|
少兒讀物
|
98
|
0.99
|
2.41
|
7.65
|
6.97
|
4.19
|
畫 刊
|
51
|
0.52
|
0.25
|
0.79
|
2.66
|
1.60
|
合 計
|
9851
|
100.00
|
31.53
|
100.00
|
166.24
|
100.00
|
(四)報紙結構
品種數量:地、市級報紙最多,占報紙種數的45.0%;其次為省級報紙,占42.6%;兩者合計,占到報紙種數的87.6%;縣級報紙最少,所占比重為0.8%。綜合報紙和專業報紙品種數量之比為1:1.4.
總印數和總印張:省級報紙最多,分別占報紙總印數和總印張數的54.1%和57.7%;其次為地、市級報紙,分別占31.2%和32.6%;兩者合計,占報紙總印數的85.3%和總印張數的90.3%;縣級報紙最少,占報紙總印數的0.2%和總印張數的0.1%。綜合報紙和專業報紙總印數之比為2.2:1,總印張數之比為4.9:1。
表14 報紙產品結構(各級報紙)
單位:種,億份,億印張,%
類 型
|
品 種
|
總 印 數
|
總 印 張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全國級報紙
|
225
|
11.62
|
63.86
|
14.54
|
189.61
|
9.63
|
省級報紙
|
825
|
42.59
|
237.52
|
54.09
|
1135.33
|
57.65
|
地、市級報紙
|
871
|
44.97
|
136.83
|
31.16
|
642.78
|
32.64
|
縣級報紙
|
16
|
0.83
|
0.90
|
0.20
|
1.67
|
0.08
|
合 計
|
1937
|
100.00
|
439.11
|
100.00
|
1969.40
|
100.00
|
表15 報紙產品結構(綜合報紙與專業報紙)
單位:種,億份,億印張,%
類 型
|
品 種
|
總 印 數
|
總 印 張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數 量
|
比重
|
綜合報紙
|
806
|
41.61
|
301.43
|
68.65
|
1636.26
|
83.08
|
專業報紙
|
1131
|
58.39
|
137.68
|
31.35
|
333.14
|
16.92
|
合 計
|
1937
|
100.00
|
439.11
|
100.00
|
1969.40
|
100.00
|
三、產業結構分析
(一)各產業類別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
選取總產出、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結余)總額四個經濟規模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可以將原有的多個變量中包含的信息,通過線性變換加以提取,建立起個數盡可能少的新變量,新變量盡可能多地保持了原有變量中包含的信息(通過新變量計算出的數值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僅用于對比)。在進行多項指標的綜合評價和綜合排名時往往用到該方法)對新聞出版各產業類別的總體經濟規模進行綜合評價,印刷復制、出版物發行和數字出版分居前三位,三者合計分別占到全行業總產出的87.2%、增加值的82.0%、營業收入的87.2%和利潤(結余)總額的81.6%,印刷復制和出版物發行兩個類別合計占全行業單位數量的94.8%、總產出的79.7%、增加值的74.4%、資產總額的80.7%、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的76.7%、營業收入的79.5%、利潤(結余)總額的74.5%、納稅總額的81.9%和直接就業人數的90.9%。
表16 各產業類別經濟規模綜合排名
綜合排名
|
產 業 類 別
|
綜合評價得分
|
1
|
印刷復制
|
2.8635
|
2
|
出版物發行
|
0.5020
|
3
|
數字出版
|
-0.0926
|
4
|
報紙出版
|
-0.1022
|
5
|
圖書出版
|
-0.1800
|
6
|
期刊出版
|
-0.4286
|
7
|
出版物進出口
|
-0.4993
|
8
|
音像制品出版
|
-0.5085
|
9
|
行業服務與其他新聞出版業務
|
-0.5155
|
10
|
電子出版物出版
|
-0.5176
|
11
|
版權貿易與服務
|
-0.5213
|
說明:綜合評價得分系選取總產出、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結余)總額四個指標,采用主成分分析中的回歸方法通過SPSS直接計算所得,僅用來顯示各產業類別的相對位置,負數并不代表負面評價。(二)主要產業類別情況
圖書出版: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在全行業所占比重均為4.5%,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6.1%,皆位居第五;利潤(結余)總額占全行業利潤(結余)總額的8.4%,位居第三。圖書出版首先集中于北京,其次為上海和江蘇等省市。
期刊出版:總產出、營業收入和利潤(結余)總額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均為1.4%,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2.3%,皆位居第六。北京期刊出版的各項經濟規模指標大致占到全國總量的四成左右,優勢明顯報紙出版: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均為6.1%,利潤(結余)總額占全行業利潤(結余)總額的7.9%,皆位居第四;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9.0%,位居第三。報紙出版首先集中于北京,其次為廣東、浙江和江蘇三省市。
音像制品出版: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均為0.2%,皆位居第八;增加值和利潤(結余)總額在全行業所占比重均為0.3%,分別位居第七和第八位。音像制品出版首先集中在北京,其次為廣東和上海。
電子出版物出版:總產出、增加值、營業收入和利潤(結余)總額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均為0.1%,位居第十。
數字出版:總產出占全行業總產出的7.5%,營業收入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7.7%,均位居第三;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7.6%,位居第四;利潤(結余)總額占全行業利潤(結余)總額的7.2%,位居第五。數字出版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手機出版和網絡游戲兩項合計,占到整個數字出版的營業收入的43.9%。
出版物發行: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均17.0%,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14.2%,利潤(結余)總額占全行業利潤(結余)總額的22.5%;均位居第二。出版物發行明顯集中于北京,其次為江蘇、山東、浙江、上海、安徽、廣東等省市。
出版物進出口:總產出、營業收入和利潤(結余)總額在全行業中所占比重分別為0.5%、0.5%和0.3%,均位居第七;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0.2%,位居第八。
印刷復制:總產出占全行業總產出的62.7%,增加值占全行業增加值的60.2%,營業收入占全行業營業收入的62.5%,利潤(結余)總額占全行業利潤(結余)總額的52.0%;均居全行業首位。全國印刷復制業約有40%集中于廣東、浙江和江蘇。包裝裝潢印刷和其他出版物印刷兩者合計在整個印刷復制中占到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