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鄭重指出,要“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這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浴血奮戰、贏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性總結,更是對創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類美好未來的科學回應。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站在歷史正確一邊”與“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的理論邏輯和實踐意義,系統闡明了歷史發展與文明繁榮的辯證統一,鮮明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民族復興與人類進步緊密結合的責任擔當。這一重要論述不僅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人類文明新形態發展注入了強大思想力量和戰略指引。

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是指順應歷史發展大勢、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維護人類文明進步成果的立場和行動,是對人類未來前進方向的自覺選擇。歷史深刻表明,順應大勢者昌,逆歷史潮流者亡。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既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堅定選擇,也是人類社會進步不可阻擋的必然方向。
順應歷史潮流。“歷史總是朝著前進的方向奔流。”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昭示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歷史大勢。順應潮流,要認清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而不是戰爭與對抗。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正是順應了歷史潮流,阻止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推動了世界格局的深刻演變,開啟了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新征程。二戰的爆發與勝利,充分說明歷史發展既有必然性,也充滿曲折性。面對一度囂張的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最終正義戰勝邪惡,和平戰勝戰爭,這是歷史發展的大潮流。同時,勝利并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極其慘烈、復雜的斗爭過程,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波浪式和螺旋式特征。
二戰中,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尊嚴,推動了世界反殖民化浪潮,促進了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中國抗戰的歷史經驗和歷史貢獻,是順應歷史潮流、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生動體現。“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在新時代,中國順應歷史大勢,致力于穩定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秉持和平共處的初心,堅定合作共贏的信心,堅持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把握歷史發展規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動力。二戰的爆發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20世紀三四十年代,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使德國、意大利、日本這些資本主義國家遭受重創,急需通過對外侵略擴張來擺脫困境,這是舊生產關系與新興社會力量的對抗。英、法、美對此采取姑息態度,并實行綏靖政策,國際集體安全機制迅速瓦解。繼“九一八”事變后,1937年7月發生“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中國人民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展開了偉大的抗日斗爭。之后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被迫宣戰,二戰全面爆發。“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二戰是一場空前規模的世界性反法西斯戰爭,是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下的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關系不可調和的產物。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證明歷史前進的潮流不可阻擋,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決定作用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以3500余萬軍民傷亡、6000多億美元經濟損失的代價,堅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成為東方戰場的中流砥柱。這一斗爭不僅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為人類文明進步開辟了道路。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筑起的民族長城,就不可能實現反法西斯戰爭全面勝利,也就不可能有人類社會向和平、公正、文明方向前進的歷史規律得以展現。銘記歷史、繼承精神,就要把握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文明互鑒,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人類社會進步同頻共振。
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正確二戰史觀,是科學對待二戰歷史的基本立場和根本觀點,指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起因、過程、結果及其歷史意義所持有的整體性立場和系統性認識。正確二戰史觀昭示,全球社會穩定與發展必須要有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秉持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理念,才能推動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演進。二戰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堅持并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并取得了最終勝利。歷史充分證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違背時代潮流,不得人心、失道寡助。面對世界百年變局的加速演變,國際社會應加強團結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只有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才能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
抗日戰爭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取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一切歪曲二戰歷史真相、否定二戰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把握正確二戰史觀,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決抵制歪曲、否定、抹黑二戰歷史真相與成果的圖謀和否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作用的錯誤言論,捍衛歷史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堅定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
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就是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大勢,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維護并開創人類文明新成果。中國以抗日戰爭勝利捍衛正義光明,以新中國成立實現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以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推動共同發展,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與進步,中國為人類文明不斷前進作出了重要貢獻,彰顯大國擔當,書寫時代光輝。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指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平等,通過對話和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以促進不同文化包容共存、共同發展。中華文明提倡“和而不同”的“大同理想”,倡導從整體和全局出發,抵制零和博弈和單邊主義的對抗思維。二戰中,中國以平等、包容、互鑒的姿態與蘇聯、美國、英國等國家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抵抗法西斯國家的野蠻入侵,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繼承弘揚文明互鑒的光榮傳統。堅持平等對話,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在相互理解中增進友誼,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成果,在兼收并蓄中推動創新發展。堅持合作共贏,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在互學互鑒中增強共識。秉持和平發展理念,反對文明沖突論和霸權主義,以和諧共生開創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局面。
落實全球文明倡議。該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推動不同文明之間開展交流、交融,反對“文明沖突論”和“文明優越論”。二戰中,法西斯主義國家打著所謂“種族優越”的旗號對外擴張侵略,發動戰爭,阻礙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警示我們,只有尊重差異、倡導包容,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在國際社會中,要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把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作為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反對將自身價值觀和模式強加于人,反對意識形態對抗。堅持深入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搭建全球文明對話網絡,拓展合作渠道,增進人民相知相親,為人類文明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倡導的共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實踐平臺和路徑。它們著眼于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和長遠發展,強調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致力于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指明了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是“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的集中體現和最高追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深入推動開放型經濟建設,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持續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應對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全球性挑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在多樣性中增進理解,在包容中實現共生。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匯聚共贏合力,共同開創和平與發展的光明未來。
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錯誤思想思潮:反對文明優越論與文明沖突論,拒絕以文化、種族或宗教為借口挑起對立;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與侵略戰爭,拒絕以武力或壓迫謀取國家或集團利益;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與否定人類共同價值的錯誤觀念,拒絕歪曲歷史,弘揚和推進正義與進步。
科學把握“兩個站在”的辯證統一關系
“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和“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歷史與文明存在著高度的契合性,它們互相支撐,共同塑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符合歷史的必然趨勢和客觀規律,走的是人間正道。它不僅彰顯了中華民族抵御外敵入侵、爭取民族解放的歷史選擇,也推動了人類文明走向和平與進步的歷史進程。文明多樣性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不竭源泉,不同文明之間應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互鑒、共同發展,而非以優越自居甚至企圖征服替代。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以巨大犧牲保衛了人類文明,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與文明成果,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正確方向。
“兩個站在”相互聯系,內在統一。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是立足于歷史經驗,彰顯歷史自信,為文明進步提供堅實的根基;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則是立足于文明的深厚底蘊和價值理念,賦予歷史以思想深度和價值內涵。前者是基礎和根本,后者是延伸和升華。二者統一起來,構成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歷史自信與文明擔當。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不僅是為了緬懷歷史,更是為了開創未來。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我們要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歷史規律,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我們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愿承擔大國責任,同世界各國一道,銘記歷史教訓,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長久和平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作者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華僑大學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站博士后)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原文刊載于《新湘評論》202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