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團隊在新疆西柏食品有限公司調研。受訪者/供圖

■調研團隊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新華水電光熱一體化項目調研。受訪者/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于治國理政戰略全局,提出“治國必治邊”“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等一系列重要論斷與重大舉措,堅持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大力推動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20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以我國歷史上的邊疆治理為主題,對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為后續工作指明方向。為深入了解我國邊疆發展現狀,以哲學社會科學助力國家穩定與繁榮,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經濟史室于2023年申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高質量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地方實踐:成效、問題與建議”(以下簡稱“‘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項目”)。近日,記者圍繞如何高質量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地方實踐等問題,采訪了該項目負責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鐘瑛。
興邊富民是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報》:鐘老師,您好!您長期關注我國陸地邊疆地區發展,并持續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項目進度。請問,您為何會高度關注邊疆地區的發展?您認為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核心目標是什么,其重要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鐘瑛:我作為全國政協少數民族界委員、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關注邊疆地區發展是履職的必然要求?;谶吔貐^的重要地位與當前存在的發展短板,我始終注重將學術研究與參政議政有機結合,這不僅能避免務虛研究,更能為國家大政方針提供務實建言。同時,在開展課題研究時,還可借助政協資源協調地方調研力量,突破調研中的諸多限制,獲取更多數據,從而推動課題研究不斷深入,為破解邊疆發展難題提供切實支撐。
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核心目標是加強邊疆地區發展、增進邊疆居民福祉、促進國家穩定與繁榮。作為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興邊富民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民族團結、邊疆穩定,以及人民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正因如此,高質量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不僅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工作,更是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鞏固邊疆穩定的迫切需要。
《中國社會科學報》:“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項目選取內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廣西5個省區作為調研對象,有何特殊意義?
鐘瑛:我國陸地邊境毗鄰14個國家(地區),邊境線全長約2.2萬公里,涉及9個陸地邊境省區,其中約1.9萬公里位于民族地區,共有140個邊境縣(市、區),少數民族人口約7000萬人。當前,一些邊境地區存在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生態環境脆弱等狀況,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特殊短板和薄弱環節。
針對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長期政策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經驗模式,需從多維度開展系統化研究及總結,提煉推廣成功經驗、反思現存問題,為接續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工作提供有益借鑒。我們選取的5個邊疆省區,均是分布在我國南、北區域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這些地區既迎來空前的政策優勢,也存在各式各樣復雜難解的經濟社會問題。因此,對這5個邊疆省區的調研以及不同省區間的比較研究,對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際經驗具有重要意義。
探索“研究團隊+政協委員”調研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報》:據了解,您主持的“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項目創新構建了“研究團隊+政協委員”的調研模式。該模式有何創新之處,對開展調研工作具有哪些實際價值?
鐘瑛:“研究團隊+政協委員”的調研模式新在打破了單一研究主體的局限,實現了學術研究力量與政協委員履職、基層政協資源的有機融合。該模式獲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高度認可與大力支持,亦是我獲得2024年度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的履職亮點之一。
在全國政協要求委員常態化開展基層自主調研的背景下,“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項目以課題內容為導向,邀請少數民族界其他委員參與調研:既依托在邊疆地區任職的委員整合地方資源,強化調研落地性;又吸納軍隊研究院的委員提供穩邊固邊領域的專業指導,補充國防安全視角;同時,邀請熟悉民族地區特色產業(如邊疆文旅產業)的地方委員,豐富經濟發展研究維度。
在此基礎上,項目進一步拓展為聯合調研形式。通過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下屬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團隊合作,結合其在人口高質量發展領域的研究優勢,針對性彌補本團隊在邊疆人口問題研究中的短板,形成跨領域協同效應。該模式在新疆調研中成效顯著,團隊形成的多篇信息稿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及全國政協采納,實現了學術研究與參政議政的有機融合。
《中國社會科學報》:目前,您和團隊成員已經調研了內蒙古、新疆、西藏三地。通過調研,您認為當前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工作成效怎樣?能否結合具體案例說明一下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推廣?
鐘瑛:當前,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工作成效顯著,邊疆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與此同時,邊疆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政策向邊境地區傾斜。
在興邊富民實踐中,邊疆地區的發展成效與產業培育、人口穩定呈現顯著關聯。調研發現,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等地通過產業發展實現民生改善,在產業轉型與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特色鮮明:傳統農牧產業轉型成效突出,依托40多個民族聚居的多元文化優勢,探索“非遺+旅游”路徑,形成“以旅游傳文化、以文化促旅游”的融合模式。與此同時,內蒙古滿洲里市構建“一龍頭一中心、兩片區、三廊道”的全域旅游格局,通過“貿工一體、產旅融合”戰略推動口岸特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旅游+演藝”等運營模式有效激活區域經濟活力。
此外,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結合自身戰略區位特點推進發展,其阿拉山口與哈薩克斯坦毗鄰,是連通中哈乃至亞歐的重要樞紐,兼具經濟、政治與軍事戰略意義。調研團隊針對當地人口規模較小、資源稟賦待開發等特征,在相關報告中建議依托新疆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推動設立阿拉山口分區(或創新區),以強化其在“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中的樞紐作用。以上實踐表明,邊疆地區需立足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方能實現興邊富民與人口穩定的良性互動。
推動邊疆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基于目前您和團隊的調研結果,您認為應從哪些方面持續優化興邊富民、穩邊固邊政策?
鐘瑛:興邊富民、穩邊固邊政策是保障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增進各族群眾福祉、維護國家邊防穩固與民族團結的重要舉措。在優化興邊富民與穩邊固邊政策方面,我主要從實踐層面闡述一些自己的思考。一是推動邊疆地區基層領導干部及時、深入學習領會黨中央關于邊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精神與部署,確保工作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例如,可以通過專家講座、政策解讀等形式幫助干部掌握新理論與新要求。二是引導邊疆地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打破思維局限,因地制宜融入全國新發展格局與統一大市場,在揚長避短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避免局限于本地或周邊區域的發展視角。
《中國社會科學報》: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高質量發展是服務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新發展格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戰略性舉措。您認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通過哪些路徑推動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鐘瑛: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工作的決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民族團結為根基,以安全穩定為底線,推動邊疆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筑牢國家安全屏障,讓邊疆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凝聚起固邊興邊的強大合力。
未來,在推動興邊富民、穩邊固邊高質量發展方面,需從三方面著力。一方面,以產業融合激活內生動力,依托邊境資源稟賦發展特色農牧、跨境物流、文旅融合產業,構建“口岸+產業+社區”的聯動模式。另一方面,以制度創新突破發展瓶頸,深化沿邊自貿試驗區、跨境合作區改革,完善通關便利化、要素跨境流動等機制。此外,以治理協同筑牢安全根基,構建“黨政軍警民”聯防體系,強化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各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