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9月2日,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聯合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上將政治委員凌煥新出席會議并作主旨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芮主持會議開幕式。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王宙/攝
曲青山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這是一個重大歷史結論,是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14年歷史所作的正確總結;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深刻揭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最早宣傳者、動員者、組織者、抗擊者;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倡導者、組織者、鞏固者、維護者,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堅強政治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并提出持久戰戰略總方針,是抗日戰爭正確戰略戰術的提出者、指導者、引領者、踐行者;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廣大敵后戰場逐步上升為抗日戰爭主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為奪取抗戰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為奪取抗戰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牢記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歷史啟示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高翔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并肩戰斗的偉大勝利,是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推動世界長期和平和共同發展的偉大勝利?;赝麣v史,中國最早揭露了法西斯主義的侵略本質,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樹立起第一面正義旗幟;中國開辟并支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戰略全局中的東方支柱;中國積極推動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抗擊侵略凝聚全球正義力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徹底粉碎法西斯稱霸全球的圖謀、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中國在戰爭期間就已開始積極參與國際秩序重建,始終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戰后國際秩序的建設者、戰后世界和平的維護者、戰后全球發展的貢獻者。面對當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高翔就深化抗戰史、二戰史研究,努力為人類和平事業貢獻哲學社會科學力量,向廣大國際學術界同仁提出三點倡議:守護正義,共同闡釋正確二戰史觀;攜手前行,共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凝聚力量,共同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學理支撐。
凌煥新指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啟示的偉大真理,生動闡釋了“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歷史必然,充分彰顯了“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的歷史主動,科學揭示了“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的制勝邏輯。紀念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必須弘揚正確二戰史觀,旗幟鮮明地反對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和霸權行徑,捍衛歷史正義、信守和平承諾、通過人民鑒定??偨Y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經驗,決定因素是偉大民族精神,關鍵是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政治領導,重要法寶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戰,重要條件是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其精髓就是“三個必勝”。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要堅持在歷史前進中前進,在時代發展潮流中發展,必須堅定正義必勝的信念,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必須堅定和平必勝的信念,始終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必須堅定人民必勝的信念,始終站在世界人民的一邊?!叭齻€必勝”的偉大真理,必將有力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對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李文堂,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諾維科夫,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張樹軍,希臘外交部前部長、色雷斯德謨克利特大學教授喬治·卡特魯加洛斯,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會長張宏志,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日本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石田隆至,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工作部少將主任王鵬,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王建朗先后作大會發言。

會議期間,中外學者參觀主辦單位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相關圖書成果 本網記者王宙/攝
本次會議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來自全國黨史界、社科理論界、高等院校、軍隊系統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和來自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希臘、美國、阿根廷、巴西、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索馬里、喀麥隆、尼日利亞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